平台制度

纠纷处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目的
为公正、及时、有效地处理“快音”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内的各类纠纷,保障用户、主播、公会及其他相关方(以下统称“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平台正常的运营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平台《用户协议》、《社区公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平台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的纠纷:
用户与用户之间:如礼物消费纠纷、言论侵权、骚扰辱骂等。
用户与主播之间:如直播内容争议、承诺未履行(如PK惩罚、答谢未执行)、虚假宣传等。
主播与公会/MCN机构之间:如薪资结算、资源分配、合同解读等(平台主要提供调解渠道)。
用户与平台之间:如账号封禁申诉、资产冻结、系统错误导致的损失等。
第三条 处理原则
平台处理纠纷遵循以下原则:
合法合规原则:以法律法规和平台协议为基本准则。
公正中立原则:平台作为独立第三方,不偏袒任何一方,依据事实和证据进行处理。
高效便捷原则:优化处理流程,力求快速响应,降低用户维权成本。
调解优先原则:鼓励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协商不成再由平台介入裁决。
第二章 纠纷处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处理机构
平台客户服务部作为纠纷处理的一级受理部门,负责接收、初步核实和分流纠纷投诉。平台运营部及风控部组成纠纷处理小组,负责复杂纠纷的调查、取证、判定与执行。
第五条 职责分工
客服部:负责7x24小时受理投诉、填写工单、安抚用户情绪、传达处理结果。
纠纷处理小组:负责审核证据、调查事实、依据规则做出最终裁定,并监督执行。
第三章 纠纷处理流程
第六条 投诉与受理
用户应通过平台官方渠道(如“快音”平台内“我的客服”、官方邮箱等)提交投诉。
投诉需明确填写:投诉人信息、被投诉对象(ID/账号)、纠纷事实与时间、具体诉求、以及相关证据材料(如截图、录屏、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证据不完整的投诉可能不予受理。
第七条 处理与响应
初步响应:客服部在接到投诉后应在2个工作时内进行初步响应,告知用户已收到投诉。
调查取证:纠纷处理小组在受理后1-3个工作日内完成证据审核和事实调查。必要时,可向双方进一步询问细节或要求补充证据。
做出裁定:根据调查结果,依据平台规则和相关法律,纠纷处理小组在5个工作日内(复杂情况可适当延长)做出裁定(支持、部分支持或驳回投诉)。
执行与反馈:将裁定结果通知双方,并执行相应操作(如解封账号、退回虚拟资产、对违规方进行处罚等)。
第八条 调解机制
对于用户间的一般性争议,平台将首先引导双方进行线上调解。客服人员将作为中立的沟通桥梁,协助双方交换意见,寻求和解方案。达成和解的,应签署线上和解协议。
第四章 特殊纠纷处理
第九条 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纠纷
监护人提出申诉时,需提供身份证明、监护人证明、未成年人身份证明及消费记录等材料。
平台核实情况属实后,将积极与监护人协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退款处理。
第十条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侵犯其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时,可通过官方渠道提交“侵权通知”,并提供权属证明、侵权内容链接及具体说明。平台核实后,将立即采取删除、屏蔽等必要措施,并通知内容发布者。
第五章 用户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一条 用户权利
有权就遭受的侵害或不公提出投诉和申诉。
有权要求平台告知纠纷处理的进展和结果。
有权对平台的裁定结果进行申诉。
第十二条 用户义务
必须如实、完整地陈述事实,不得捏造或歪曲真相,不得恶意投诉。
必须提供合法、真实、有效的证据材料。
应尊重平台的裁定结果,并积极配合纠纷处理工作。
第六章 违规投诉处理
第十三条 恶意投诉处理
一经查实用户存在捏造事实、伪造证据等恶意投诉行为,平台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对恶意投诉者处以警告、功能限制甚至封禁账号的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四条 免责声明
平台提供的纠纷处理服务是基于当前证据和平台规则的居中调解与裁定,并非司法或行政裁决。用户对裁定结果不满的,仍有权依法向行政机关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平台对依据本制度做出的裁定免于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制度修订
平台有权根据运营需要及相关法律规定,修订本制度并通过官网公示。修订后的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六条 生效时间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