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制度

未成年人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目的
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直播,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清朗网络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XX直播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上注册、使用服务的未成年人用户(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及所有可能对未成年人产生影响的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
第三条 基本原则
平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实行身份识别、权限分级、时长管理、消费管控、内容过滤的综合治理模式,全面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第二章 身份认证与模式区分
第四条 强制实名认证
所有用户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未通过实名认证的用户将无法开启直播、发言互动或进行充值消费。
第五条 未成年人身份识别
平台将对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等权威数据源,对认证后的用户年龄进行精准识别。
对于被识别为未成年人的用户,平台将自动启用“青少年模式”,并对其使用时长、服务功能、消费行为等进行严格限制。
第六条 模式切换与退出
“青少年模式”一经启用,无法自行关闭。如用户确已年满18周岁,需通过人脸识别等严格的身份验证后,方可申请转为成人模式。
第三章 使用时长与时段管理
第七条 服务时长限制
处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用户,每日累计使用时长不得超过40分钟,平台将在达到时限时自动中断直播观看或使用。
第八条 服务时段限制
处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用户,每日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之间无法使用平台直播服务,平台将在此期间自动关闭相关功能入口。
第四章 内容管理与消费限制
第九条 内容池过滤与推荐
在“青少年模式”下,平台将提供专属内容池,仅推送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知识性强、积极向上的直播内容(如教育课程、才艺展示、科普知识等)。
平台利用技术手段严格过滤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打赏、充值、社交功能、低俗内容、成人向话题等内容,确保信息环境健康。
第十条 打赏与充值行为禁止
平台严禁任何未成年人进行直播打赏和充值消费。
系统将自动关闭已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的全部打赏和充值功能,从源头上杜绝消费可能。
第十一条 退款申诉机制
如发生未成年人在成年人模式下未经同意进行的充值打赏,监护人可在发现后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官方渠道提交退款申请。
申请需提供:监护人身份证明、未成年人身份证明、亲子关系证明、相关消费记录及其他必要材料。
平台将在收到完整材料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情况属实的款项予以原路退回。
第五章 主播与内容生产者责任
第十二条 主播行为规范
主播不得以任何形式诱导、怂恿未成年人进行打赏或消费。
主播在直播中发现有未成年人打赏的,应予以提醒和劝阻,并及时向平台报告。
第十三条 内容审核强化
平台对涉及未成年人的直播内容(如未成年人主播、内容主题涉及未成年人等)实行加审机制,进行更加严格的内容审核与巡查,确保内容安全。
第六章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第十四条 信息保护
平台严格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信息,禁止向其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并对其信息进行加密存储,防止信息泄露。
第十五条 社交限制
在“青少年模式”下,将限制或关闭陌生人私信、关注、搜索等功能,最大程度减少未成年人遭受网络骚扰和侵害的风险。
第七章 投诉与举报机制
第十六条 专属通道
平台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专项投诉与举报通道,任何用户发现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如诱导打赏、不良内容、隐私泄露等),均可一键举报。
第十七条 快速响应
平台客服团队对涉及未成年人的举报和投诉实行优先处理机制,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响应并采取措施。
第八章 附则
第十八条 监护人参
平台呼吁未成年人监护人(家长)积极履行监护职责,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管理好个人电子设备及支付密码,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十九条 制度修订
平台有权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适时修订本制度,并通过官方渠道公示。修订后的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条 生效时间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并严格执行。